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先锋示范岗 >> 正文

【党员先锋示范岗】机关第十二党支部沈健:立足科研行致远 凝心聚力谋新篇

发布者:王翠平、李钰纯、涂彦曲 [发表时间]:2024-05-11 [来源]:嘉应学院机关党委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岗位就是一份担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和业务相融相促,充分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11月,机关党委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评选出第一批20个“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先锋示范岗的党员同志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工作岗位,公开承诺践诺,担当尽责、奋发作为、争先创优,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嘉应学院机关党委”特开设专栏,讲述他们的优秀事迹,展现他们的先锋形象,引导激励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学有标杆、干有示范,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机关第十二党支部 沈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文化传承的高地,始终站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最前线。作为机关党支部书记、科研处处长,沈健同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集聚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奋力开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不断提高政治意识,服务学校科技创新

作为机关党支部书记,沈健同志始终把落实国家科技战略放在核心位置,带领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科技政策文件,根据国家、省里文件精神制定学校科研制度文件,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全心全意服务好全校师生的科技创新。他始终团结全校教职员工,依靠广大师生力量,创新学校科研发展路径,促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获得新的提升,促进学校在争取重大项目和重要奖项的能力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近三年来,在科研项目方面: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95项、市(厅)级项目289项,共获得经费资助2014万元;在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方面:获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社科研究基地4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厅级科研团队2个。另外,2020年立项建设的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在2023年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的结项验收。

二、积极投身申硕工作,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担任学校申硕办公室主任期间,沈健同志带领科研处党支部全体同志,认真谋划申硕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督促各项工作迅速落实。组织撰写申硕材料,邀请校内外专家论证,不断打磨优化材料。争取校内外力量支持,克服学校申硕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各项申硕工作的新突破。近年来,累计组织召开了申硕工作推进会议70多次,组织评审32次,修改申请报告70余次,修改简况表100多次,做到精益求精,全力提升申报材料质量。目前,学校申硕工作稳步推进。

三、持续推进“双百行动”,服务“百千万工程”

在接到省里“双百行动”任务后,作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沈健同志切实推进“双百行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组织协调学校与丰顺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兴宁市等机构部门对接协商相关工作6次,推动开展学校层面走访调研3场,组织召开学校“双百行动”专项工作会议2场,相关活动4场。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原则,扎实推进学校负责的9个项目和参与的8个项目,指导项目开展做到“一项目一特色一成果”,促使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他深入推进每个二级学院对接一个镇(场)工作,促使双百工作落地见效,确保“一镇一特色一成果”,结合留隍镇和丰顺第二人民医院需求,全力打造双百特色典型,报送的作品《以地方高校科技之长,服务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入选广东省高校科研管理优秀典型案例。他不断健全对接合作体制机制,推进各二级单位与丰顺县各对接联系镇(场)开展调研20场,开展相关活动21场,引导师生持续开展服务实践,组织83名教师加入梅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库,依托10余个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学校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

四、发挥学校科技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沈健同志认真落实“1+1+9”工作部署,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新发展格局,深化实施科技服务梅州方案,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发挥教育、人才、创新等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市重要发展需求,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搭建学术交流、科技创新、技术培训等平台,全力服务和支持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为梅州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科研处先后出台《科技服务梅州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培养优秀科研团队,与梅州市各县(市、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统计显示,近年来,该校共服务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科技帮扶促进高新企业技术研发,带动梅州金柚、五华三黄鸡、蕉岭富硒茶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共创造经济价值30亿元以上。

接下来,沈健同志将一如既往地带领科研处党支部继续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以“唯旗是夺、创则必成”的顽强斗志,积极加强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工作,在创新管理方式、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上持续发力,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不断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科研育人能力,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稿件来源:机关第十二党支部)